貓口炎初期症狀有什麼?了解貓口炎成因、治療、診斷方法 - VEC

貓口炎有哪些初期症狀?了解貓口炎症狀、成因及治療

貓口炎是一種常見的貓貓口腔疾病,但卻會嚴重影響貓貓健康與生活。貓口炎初期症狀通常不明顯,若未及時發現與治療,可能嚴重影響貓貓的健康與生活品質,導致貓貓拒食、體重下降,甚至引發全身性健康問題。本文將帶您了解貓口炎初期症狀及成因,並介紹貓口炎治療方法,協助飼主及早識別問題,令家中愛貓遠離口腔疾病困擾。

貓口炎是什麼?

貓口炎(Feline Stomatitis),又稱慢性齦口炎或慢性齦牙齦炎,是一種嚴重且令貓貓痛苦的慢性口腔疾病。它的特徵是貓咪口腔黏膜出現廣泛而持續的炎症反應,常見的發炎部位包括口腔黏膜、牙齦、舌頭、口腔底部及喉嚨等多處,甚至可能導致嚴重的潰瘍和增生性病變。這種疾病會引致貓貓口腔內持續的疼痛,嚴重影響牠們的生活品質,若未及時治療貓口炎,除了會導致脫水、營養不良與體重急劇下降外,長期的口腔炎症亦可能影響貓貓的免疫力,甚至進一步引發其他併發症。

貓口炎的常見症狀

貓口炎初期症狀通常較難察覺。然而,若發現貓貓有以下異常行為或外觀上的變化,應儘快帶牠就醫,接受專業診斷與治療:

貓口炎初期症狀

  • 口臭:貓口炎初期的最明顯症狀就是口臭。當口腔出現炎症時,細菌滋生會導致明顯的異味。此外,牙齒表面也常出現黃色或褐色的牙石,進一步加重口氣問題。
  • 牙齦紅腫、出血:牙齦發炎亦是典型的貓口炎初期症狀之一,會出現紅腫、疼痛及輕微出血。這類發炎通常從牙齦開始,若未及時治療,可能擴散至舌根、頰黏膜或咽喉等口腔周圍組織,影響範圍更廣。
  • 流口水:與狗不同,貓貓流口水並不常見。若貓貓頻繁流口水或嘴角濕濕的,通常代表口腔內有異常,多數與疼痛或潰瘍有關,是不可忽視的警號。
  • 不願梳理毛髮:貓貓天性愛乾淨,若出現不主動梳理毛髮、毛髮打結或毛髮凌亂等情況,可能是因為口腔疼痛影響牠們舔毛,這種變化往往是貓口炎症狀引起。
  • 進食異常:口腔不適會讓貓貓進食時感到疼痛,導致吃得少、挑食、進食時從口腔掉落食物,甚至拒食。有些貓貓雖然會靠近食物,但只聞不吃,或吃幾口就停下,這些都是貓口炎症狀引發的行為反應,若同時有體重下降或脫水症狀,更須立即就醫。

貓口炎中、後期症狀

隨著病情惡化,貓口炎中、後期的症狀會更加明顯,包括:

  • 口腔潰瘍或紅腫範圍擴大
  • 牙齦、口腔內有明顯潰爛、出血
  • 嘴巴無法閉合,唾液不斷流出
  • 頻繁用爪撥弄臉頰或嘴巴
  • 拒絕進食、明顯體重減輕、精神不振
  • 出現脫水、營養不良等併發症

貓咪為什麼會得口炎?貓口炎成因

貓口炎成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確,但多數研究認為主要與病毒感染、免疫系統反應及牙齒上的牙菌膜有關。以下為常見的影響因素:

免疫系統異常

貓口炎常見於免疫系統異常的貓貓。當貓貓對牙菌膜或牙垢產生過度免疫反應時,會導致口腔黏膜持續性發炎。這種慢性發炎會讓口腔組織長期受損,進而引發嚴重的口腔潰瘍與疼痛。

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是最主要的貓口炎成因之一,尤其是貓免疫缺陷病毒(FIV)、貓白血病病毒(FeLV)及卡里西病毒(FCV)。這些病毒會削弱貓貓的免疫力,使牠們更容易受到口腔細菌的侵害,進一步誘發或加重口腔炎症。

細菌感染與牙菌膜

牙菌膜和牙石的堆積會為細菌提供溫床,這些細菌會釋放毒素,刺激口腔黏膜,引發或加劇發炎反應。如果長期未清潔牙齒,細菌感染會不斷惡化,導致貓口炎反覆發作。

慢性疾病

患有慢性疾病的貓貓,如糖尿病或腎臟病,其身體抵抗力及口腔自我修復能力較差,容易引發或惡化口腔炎症。這些慢性病也會影響貓貓的整體健康,使口腔問題更難治癒。

遺傳與品種

遺傳基因亦可能是貓口炎成因。部分品種如暹羅貓、緬因貓等,因基因遺傳因素,罹患貓口炎的機率較高。這些品種的貓貓可能對口腔細菌的免疫反應較為敏感,或天生口腔結構較容易堆積牙菌膜。

其他因素

營養不良、食物過敏、口腔外傷等也可能成為貓口炎的成因。例如,長期缺乏維他命或礦物質會降低口腔黏膜的防禦力,而某些食物成分或外傷則可能直接刺激口腔組織,引發炎症反應。

如何診斷貓口炎?

獸醫會先為貓貓進行全身檢查,特別是針對口腔黏膜、牙齒與牙齦的健康狀況進行仔細觀察,確認是否有潰瘍、出血、牙石或其他發炎現象。診斷過程中也可能採集唾液或牙齦樣本,以檢測是否有細菌或病毒感染。由於貓口炎有時會影響咽喉深處,獸醫亦可能利用口腔內視鏡檢查後咽部位,確認是否有潰爛或嚴重炎症。

此外,因為貓口炎常與免疫系統異常或其他潛在疾病有關,獸醫通常會建議進一步進行貓白血病病毒(FeLV)與貓免疫缺陷病毒(FIV)檢測,並配合常規血液檢查與尿液分析。這些檢查有助於排除如貓愛滋、肝病、腎臟病、癌症等可能導致口腔慢性發炎的潛在病因,確保獲得最合適的治療方案。

貓口炎治療方法

貓口炎的治療方式需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以及貓貓對療程的反應來調整。治療目標主要是控制疼痛、減少發炎並改善生活。以下是常見的治療方法:

藥物治療:控制炎症與感染

初期或輕度的貓口炎症狀通常會採用藥物控制,包括使用消炎藥、抗生素、類固醇或免疫調節劑等,以緩解疼痛、控制發炎反應並抑制細菌感染。然而,這類治療多為暫時性紓緩症狀,難以根治貓口炎。

拔牙:目前最有效的根治性貓口炎治療

對於中重度或對藥物反應不佳的貓貓,拔牙是目前臨床上最有效的貓口炎治療方式之一。由於牙齒表面容易滋生細菌,持續刺激貓咪過度活躍的免疫系統,因此即使配合定期潔牙與藥物,也難以根治慢性口炎,因為牙齒表面容易滋生細菌,導致免疫系統持續過度反應。透過拔除受影響區域的牙齒,能顯著減少口腔細菌量,進而降低免疫刺激。

在部分嚴重案例中,甚至可能需進行全口拔牙,即拔除所有臼齒或全部牙齒。研究指出,有高達 90% 的貓貓在接受拔牙後,口炎症狀能明顯改善甚至完全緩解,恢復良好的進食與生活狀態。

口炎貓的日常健康管理

從貓口炎治療康復後,日常的健康管理是預防復發的關鍵。口炎貓應先以流質或半流質食物為主,例如將乾糧浸軟或選擇罐頭貓糧。此外,應該將替換舊貓碗或徹底清潔乾淨,避免口炎細菌或病毒殘留。

重要的是,應養成定期為貓貓刷牙與進行專業牙齒護理的習慣,配合獸醫建議的特殊牙科飼料與口腔清潔方案,進一步提升口腔健康。即使症狀已紓緩,也應定期安排獸醫檢查與洗牙,並在需要時持續使用營養補充品與支援性止痛藥物,協助維持貓貓整體免疫力與舒適。同時,建議定期更換食物與水的容器,避免病毒或細菌殘留,營造更衛生的飲食環境,有助於降低貓口炎的復發風險。

貓口炎治療不能拖 找VEC香港獸醫急症中心

貓口炎是一種常見且棘手的貓貓口腔疾病,初期症狀包括口臭、牙齦紅腫、流口水,嚴重則影響進食,將導致營養不良及脫水。貓口炎成因多與免疫異常、病毒或細菌感染、慢性病及遺傳有關。需採藥物或拔牙等治療方案,並配合長期管理與預防措施。

貓口炎治療不能拖,建議盡早找 VEC 香港獸醫急症中心,我們的獸醫團隊經管理局認證,提供專業貓口炎初期症狀診斷及治療,並有全天候急症支援,確保貓貓獲得即時且全面的照護。

常見問題

貓口炎治得好嗎?

貓口炎的成因多為牙齦及牙齒上的細菌和病菌引起,需透過抗生素等藥物減少口腔中的病菌,但很難完全根治,一旦停藥,則可能再次復發。

貓口炎一定要拔牙嗎?

若貓貓對藥物反應不理想,或病情嚴重,則須透過手術治療貓口炎。有 9 成的貓貓在拔牙後長期控制發炎情況,甚至不再需要長期藥物治療。不過,拔牙後的日常口腔清潔與定期檢查仍非常重要,避免貓口炎復發。

參考資料

1. PetMD - Stomatitis in Cats: Symptoms, Causes and Treatment

2. MSPCA-Angell - Feline Stomatitis

Share
你可能也喜歡
Read more articles